國小二年級即被老師發現具有美術天分的陳忠正,
一路隨著畫筆伴著掌聲,
讓他在幼年即立下要當畫家的夢想。
及長,夢想雖未如願,
美術天分卻成就了剪黏與交趾陶的工藝之美。
二十年前,#陳忠正 為了延續這門傳統工藝,
並傳達給更多的人認識,以其豐富的實務經驗為基礎,
開設窯廠,將剪黏與交趾陶的製作標準化、規格化量產,
成立了「#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色彩鮮豔的#交趾陶,
是一種集捏塑、彩繪、燒陶等技巧於一身的低溫彩釉軟陶, 被大量運用在 #廟宇的樑柱、#水車堵 及 #壁堵,
和剪黏工藝同為廟宇主要的 #裝飾藝術,
大多以神話故事與民間傳說的角色人物為腳本。
之所以必須低溫燒製,
是因為 #釉藥 在高溫時會熔化掉落的緣故。
交趾陶的製作大致分為
打稿、塑形、陰乾、掏空、素燒、上釉與釉燒等七大步驟,其中,「#掏空」是為了避免燒製時陶土受熱不均而產生龜裂,而將較厚重的背部或底部挖空。
早期的交趾陶作品,大多都沒有完整的身形,
現今則可以見到完整的陶塑人物或動物作品。
近年來,交趾陶逐漸成為收藏品,
所呈現出來的風格與題材也越來越豐富多樣與創意化,
在 #板陶窯 你可要開始張大眼睛,
因為園區內到處都有交趾陶、
剪粘或馬賽克拼貼的景觀裝置藝術,
一不注意就會錯過了!
近年來,陳忠正又將創作的腳步延伸到園區外的整個社區。
於是原來養羊的人家牆上砌上了小羊的交趾陶,
圳溝旁矮牆刻劃著摸蛤兼洗褲的兒時趣事,
還有開滿一整片堤防的油桐花;
甚至連村裏的尋寶地圖也是交趾陶拼就的!
創作的熱情和對故鄉的熱愛,
陳忠正將荒僻的板陶社區一變為熱門藝術村旅遊點,
也將幾為世人遺忘的交趾陶工藝,
在藝術村轉角可遇的創作中成為最新潮的體驗!
#中衛產業行腳 #創意生活網
板陶窯官方網站:http://www.bantaoyao.com.tw/
板陶窯粉絲團:https://goo.gl/keeD8q
創意生活網官方網站:http://www.creativelife.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