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0981856_585548854918013_3978416586229990047_n  

第一次聽到「拉右引左」這個詞彙,是在拜訪智榮基金會施振榮先生時的對話中。和以終為始的概念相似,不過始和終有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左和右存在著生命週期和微笑曲線的思維。台灣產業近來遭遇三十年來的發展模式鈍化,不是代不代工的問題(因為中堅企業或隱形冠軍業者已證明B2B仍有出頭天),產業集中與創新不足以構成台灣產業經濟目前要升級轉型的障礙。施先生在一九九〇年代提出的微笑理論,成為國際馳名的管理理論,但台灣目前身陷微笑曲線的中間塌陷區段,仍待脫困。


上週張副院長主持4.0會議,認為規劃內容還是偏重供給端,正是我們整體欠缺右端思維的結果。最近廣受討論的ㄧ個4.0情境是,當4.0標竿西門子廠Amberg工廠在沒有增加勞動力與空間的前提下,以導入智慧工廠使得生產力提升六倍(夠嗆吧!);但若需求、銷售與市場未能成長六倍,目前造成全球股災與美國牛對決中國熊的產銷失衡,將會因為4.0引發新一波的產經災難。因此,品牌經營與產品創新絕不是過去式,而是4.0的現在進行式!單純供給端生產力的提升不足以解決目前全球的產經問題、當然也不能解決台灣的!


中心執行的一個貿易局工具機海外拓銷專案,堪稱延續三業四化延伸到4.0的經典案例。台灣工具產業是第三個兆元產業,但附加價值幾乎都被海外的代理商掠奪,原因是台灣工具機業者難以直接從顧客端得到使用經驗的反饋,難以針對客戶需求進行改善或創新。我相信,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與服務業國際化不會隨新政策的推動而逝,三業四化是好政策,但全球競爭向前滾動的速度與力度遠超過政策推動的節奏。延續的4.0並非平地一聲雷,而是將製造與使用足跡[如追蹤碳(水)足跡、也如中心目前在食品雲的履歷]緊密連結使用經驗,中段運籌的服務當然也不會自外於運用大智移雲的新世代工具。拉右引左、串成一氣以填平中間價值塌陷,體系4.0提升產品價值與競爭力的潛能將不會淪為海市蜃樓的想像!


台灣產業在巨變的年代仍有許多挑戰,過去未能來得及彌平的缺口,如何在有限的資源配置協助廠商殺出重圍?有待中心全體同仁在總經理的領導下,將士用命、一起努力!

中衛中心 佘日新
2015/08/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衛產業行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