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相信一句老話「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也是知易行難的。現代社會受到資本主義的影響,競爭取代了合作、也造成人際關係的疏離。但互聯網改變了年輕世代對於關係的概念,開源軟體、開放式創新、分享經濟等迥異於工業經濟與資本主義年代的思維,強調開放的合作關係,不若過往的功利計較,人和人、廠商和廠商似乎有一種新的可能,在競合中發生。但要建立一個具有互信基礎、可長可久的合作關係,亦非一蹴可幾的。互信的基礎與互助的實踐,輝映出人性的善與商業的競合並不違背。
 
一般人認知上覺得要讓農業有起色需要做的是拓展行銷通路,然而,實際調查的數據完全顛覆傳統認知;排序第一是交朋友,第二是技術交流,第三是課程學習,而行銷則已排序到第五。一切從交朋友這件事情開始,由將近200位有志務農的年輕人組成的全國青農協會,從交朋友、吃吃喝喝開始,進而建立彼此的信任感,藉由前端的互動及信任機制建立,後端的合作與磨合時間相對就縮短許多;九成以上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會員,充分運用過去學校所學的知識融入工作價值,從產業鏈到價值鏈,從種苗生產到經營管理甚至於到行銷端;現行農業已經不是有兩把刷子就可應付得來,甚至要將十八般武藝全用上才足以因應。因此,協會將會員的專業進行分工,工業工程專長的,安排於協助IE或是生產排程的作業;學行銷的,則去負責後端的行銷、企劃、規劃等幾個階段。這個協會的規模越大,所產生的網路外部性效益越強;參與的專業越多元,能解決的問題就更全面,十分奇特的去中心化模式,實現了產銷體系的群聚效應。
 
藉由青農協會讓彼此在工作上找到好朋友,也覓得互相扶持的貴人,亦在共同辦理的教育訓練、展售展示等交流互動,彼此認識並漸漸地拓展人脈;透過交流合作瞭解現在年輕農民的想法與需求,鼓勵只要是合得來的,不拘人數,都可以組成一個生產或行銷的合作團隊,亦跳脫出以往農業單打獨鬥的窘境。以青農的工作型態而言,多數時間均投入於田間工作,鮮少有機會與人實際接觸或是聊天,青農協會運用現今的資通訊軟體,建置一個將近一百九十位成員的Line群組,在這群組裡,最早的早安在凌晨三點多發出,因為蔬農為了準備當天市場所需的新鮮蔬菜,已經起床進行採收作業,對於茶農而言,凌晨三點則是辛勤採收茶葉作業的結束階段,當蔬農夥伴的早安發出後,接著回應的是茶農夥伴的早安,透過這個群組,發現自己不再孤單。透過資通訊科技網絡,串連各個專業領域,彼此補足自身產業所欠缺的資源。資通訊科技在紓解寂寞、激勵士氣和學習成長上,都展現了出乎意外的效能。
 
人際關係的美好可由養蜂故事展開:養蜂人家是一個游牧民族,每年三、四月,就必須將蜂箱移到位於中南部龍眼或荔枝產區,以一個標準的養蜂人家為例,每戶約有250-300個蜂箱;一個蜂箱大約十來公斤,移動蜂箱至車上約需來回150趟,連夜將蜂箱送至產地,從移動蜂箱到放下來並打開,已經是第二天早上,是非常辛苦的生產過程。青農協會透過移動蜂箱的過程,召集其他產業夥伴投入協助,最近一次青農協會動員合作後,凌晨兩點多已經返回吃宵夜了,不僅非常有趣亦是一個令人動容的社會動員過程;甚至透過產業移動特性,蜂農分享瓜果類授粉技術予種植荔枝或龍眼的夥伴,是一個雙方互利的跨領域創新。
 
人際關係的威力也展現在解決缺工的問題上;農業缺工是一直存在的議題,然而個別是無法靠自己突破此困境。同一個產業領域,大家都同時處於忙碌節期;青農協會思考產業農忙的時間差距,進行人力調配。以茶葉產業而言,農忙從五月開始,因此,青農協會將茶葉產業夥伴調去協助水稻產業夥伴,雖然對於水稻專業的協助有限,光是投入分攤水稻夥伴開車,或是幫忙水稻產業之周邊事務,對水稻產業夥伴而言已經減輕許多農忙時期的工作量。藉由獲利價值與對等薪資的計算,青農協會回歸到過去農業社會「換工」的工作型態,讓兩個產業的工時可以適度地舒緩,讓大家彼此不辛苦,達到互助關懷的效益。
 
當全球都以互聯網+的案例解說「分享經濟」之際,台灣最古老的農業以其強大的社會網絡,實證了另一種分享經濟的無限潛能,那是構築在人與大自然的和諧關係、也是構築在利益關係人的緊密關係之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衛產業行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