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夢想起飛的《下町火箭》

《下町火箭》中由知名影星阿部寬飾演的佃航平,是個狂熱於技術研發的中年大叔,在火箭升空失敗後,獨自扛起敗責離開科學研究機構,黯然返鄉繼承父親創下的小型工廠「佃製作所」。因為始終難以忘懷開發國產火箭引擎的夢想,佃航平在佃製作所保有一塊夢想的研發基地,即便多數員工不理解為什麼要投入這無法兌換金流的夢想,佃航平仍堅持不斷精進佃製作所的技術,包括持續研發對小工廠而言只能放在冰庫養蚊子的火箭引擎閥門。某日一件專利侵害誣告案將佃製作所逼入絶境,卻也讓「帝國重工」航太看到,費盡內部千人之力才研發出來、攸關火箭升空成功的關鍵零件──引擎閥門,卻早被只有200個員工的小小佃製作所登記了專利。

佃製作所面對一連串專利蟑螂誣告、貸款銀行勢利眼抽銀根、大企業帝國重工咄咄逼買專利、和競爭對手利益勾結的審查機構……這個鄉間不起眼的小型工廠,憑藉著夢想、賭上職人的尊嚴,不斷迎向火箭零組件、醫療設備等多重領域挑戰。一如佃航平說的,「一個挑戰的終點,就是另一個新挑戰的起點

放眼看去,這些中小企業正是成就日本成為製造業大國的縮影。

李彩嘉攝。

▋潭子加工出口區的夢想工廠

鏡頭回到台灣,台中潭子區中山路旁也有這樣的一間充滿夢想的工廠。車行加工出口區,在一片廠房盡頭停下,眼前迎來的綠意和優雅讓我們遲疑的停下腳步,再三確認地址是要探訪的「刀庫工廠」。

走進廠房拾級而上,伴著梯側的迎客松,和空中傳來的優雅音樂,無怪乎剛才在門口遇到三五成群的員工,一路開心打鬧走進工廠。在他們身上可以讀到對這個地方的真心喜歡,和引以為傲的歸屬感。

▋什麼是「刀庫」?

刀庫是工具機重要零組件廠商,是提供自動化加工過程所需之儲刀及換刀需求的裝置;自動換刀機具及可以儲放多把刀具的刀庫;改變了傳統以人為主的生產方式。藉由電腦程式的控制,可完成各種加工需求,如銑削、鑽孔、搪孔、攻牙等。

台灣工具機普遍應用於汽車、家電、光電、3C電子等產業,技術層級位屬中階,製造彈性以及交期迅速,於全球供應市場中具有相當的競爭力,且平均產品價格遠低於德、瑞、日,高性價比(C/P值),也讓台灣工具機產業在國際間具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吉輔企業提供。

談到台灣工具機產業的表現,國際研究機構Gardner Business Media,Inc.所發表的全球工具機研究報告指出,2014年全球主要27個工具機生產國產值為美金813億元,台灣工具機的產值為美金47億元,世界排名第7;出口值為美金37億5千3百萬元、全球占比8.91%,僅次於德、日、義等國,世界排名第4,充分反映了臺灣產品的水準與品質。

大肚山下方圓60公里,是台灣工具機業的黃金縱谷,很難想像大至天上飛的飛機、路上跑的賓士、BMW汽車、小至拿在手上的IPhone 6S,都來自於吉輔這個隱身潭子中山路旁200多人小工廠的機具。做為高階客製化刀庫全球銷售第一的製造商,吉輔給自己的定位是追求極致工藝的基地,以創新研發技術產品,市場領域遍及工具機、3C電子(富士康、捷普綠點等)、半導體(美商應材、新加坡VDL 集團等)、航太科技(長榮航宇、漢翔等)、交通運輸(Mercedes-Benz、BMW、Volkswagen 等)、船舶製造(三菱重工、台灣國際造船等)、醫療設備(東芝醫療等)、學術單位(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瀋陽理工大學等)各產業,在亞洲(含大陸地區)市場占有率高達95%以上,歐美與台灣地區市場占有率80%以上。

「像是IPhone 6S的高光加工,使用的就是我們的機具。」吉輔企業劉興榮董事長拿出IPhone指著手機的四個邊角解釋:「前一代在切這個邊角弧度時,細看都還有微微的鋸齒痕,經過不斷的研發,6S已經可以切出十分平滑的弧角。」看著這個我們平常幾乎注意不到的細微差異,堅持魔鬼長在細節裡,對每項產品、服務抽絲剝繭地追求零缺點、高品質,或許就是研發人血液裏特有的精益求精DNA。

▋「無用之用」的效率留白

雖已是中年大叔,皮膚黝黑、戴著粗黑框眼鏡的劉興榮,滿佈肌肉的手臂透顯著愛好運動的陽光活力,在灰色調沙發上翹腳而坐,右手握筆,左手自然舒展垂放,襯著一側的緞布鑲牆,卻又彷佛敦煌中的雕像,自成一股閑靜優雅的美感。

進廠走來,一路的建築、場域語彙,都讓人好奇劉興榮想做的絕不只是製造這件事。「其實我年輕時想做的是飯店,即便到現在,只要到世界各國旅遊,我一定去住當地最好的飯店。」講到這裏劉興榮雙眼晶亮,藏不住的熱情:「既然做不了飯店,新蓋廠房時我就把這裏當飯店規劃,設計師在討論設計圖時還十分詫異,問:你確定要這麼做?不會太浪費空間嗎?」確實,在這裡很多空間被讓給種植在二、三樓的松樹和柏樹,辦公室各個角落也陳列著大型雕塑和小件藏品。「我和同仁說工作累了,你隨時可以到個各角落坐坐、歇歇、聽聽音樂。」走在廠區,到處總放著一些空著的木椅、沙發,很難想像這是擁有46個高端專利的公司,可以允許的效率留白。

「其實我對員工有2個承諾,我要提供一個很好的工作環境給員工,這個多年前許下的諾言,我做到了。」劉興榮說,「第2個承諾,我想在同樣的待遇下,縮短員工工時,透過加入中衛M-team(工具機產業聯盟),來達到精實生產,這是我設定的下一個努力目標。」人才取得很難,尤其在講求高技術的傳統產業更要珍惜每個員工,半年前廠房搬遷「一個也不能少」,是劉興榮訂給自己、後來也驕傲達標的留才目標。

這個人文關懷不僅止於內部的教育訓練、成長課程、社團活動;發揮B型企業(Benefit Corporation,公益企業)宗旨,「吉輔爸爸助學,擁有上百名兒女」、為偏鄉小學添購66把小提琴、捐助台中市北區家庭扶助中心「大專助學金」……,吉輔不僅關心企業留才,也長期為社會未來的人才持續挹注支持和關懷。

「佃製作所」堅持夢想,保有一塊未必能及時兌換現金的研發基地,「吉輔企業」以工藝之魂自詡,給同仁一個奢侈的留白空間。賞畫時常說「疏可走馬,密不通風」,劉興榮不惜「浪費」,就是要留給人才一個呼吸、思考的走馬空間,培養員工具備專業技術知識與人文涵養,藉由知識累積與人文素養的成長,轉化帶動整體產品技術的創新進步,進而掌握關鍵技術。正是因為意識到不斷地精進技術創新,是身為專業刀庫製造廠所承擔之重責,這個空間也是吉輔為了蓄積創新設計及製造品質而預留的呼吸空間。從經營績效看,這些「浪費」為吉輔在近三年創造每股盈餘(EPS)10元以上的亮麗成績。在講求效率、C/P值、對價關係的今天,「無用之用」或許就是某一天讓你在世界舞台發光的關鍵之用。

(作者為中衛發展中心菁英學院專案經理 李彩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衛產業行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