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產業調查公司IDC的統計分析,中國智慧手機品牌在全球前20大之中占了13席,而智慧型手機紅色供應鏈也掌控全球製造高達74%的比重。紅色品牌與供應鏈在全球智慧型手機達到高峰的風光背景中,襯托出許多危機與挑戰的陰影。各種跡象顯示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已趨飽和,再度上演生命週期S曲線後段的魔咒,使得一個個曾經炫目耀眼的國際品牌無以為繼的窘境,即將在中國登場。紅色供應鏈拱起的紅色智慧手機品牌在國內成長趨緩的挑戰下,只得轉戰新興市場,但紅色品牌脫離中國保護傘下能否在市場經濟下存活,不無疑義。而仰紅色品牌鼻息的紅色供應鏈也正面臨快速重整的挑戰。見微知著,智慧手機產業的變遷只是台商的國際重新佈局全貌中的一個縮影。
 
二戰後七十年來,全球製造業的運籌帷幄不脫全球製造網絡的架構。七十年的國際企業發展史可粗分為兩個三十五年:1945-1980與1981-2015,前期的靜態佈局大多屬於將生產線移至要素價格具有比較優勢的區域,也伴隨著杜魯門圍堵政策的政治與軍事佈局,造就了包含台灣在內的四小龍經濟奇蹟,國際分工的大架構也就此成型。哈佛的國際生命週期理論(Vernon, 1966)與瑞典Uppsala學派倡議的階段模型(Stage Model)都是國際企業理論中的經典,從生命週期的階段、區位選擇到進入模式,描繪那個線性發展的國際化年代。
 
一九八〇年代,在美、蘇仍處於冷戰的時期,英美在佘契爾與雷根兩大巨頭聯手推動的新自由主義下,西方以鬆綁各種管制拉開了全球化的序幕。關貿總協訂的第七回合烏拉圭談判,加入了智慧財產權與服務兩個新的分組,在那個個人電腦騰飛的年代,適時、適度地反映了全球經貿發談判的複雜性。一九九〇年代的網際網路將個人化的裝置再度串連起來,龐大的商業想像雖在二〇〇〇年沈寂了一陣子,但大家在熟悉了網際網路的新規律後,加上行動化通訊的快速發展,「為全球而生(Born Globally)」的國際企業在網際網路所建構的外部性上快速崛起,國際企業理論已從價值鏈的線性發展為價值網(Hamel, 2000),與現在最夯生態體系的動態競爭。中國這條大鯨魚也在這個時期跳進了全球的池塘中,隨著中國產業的壯大,既有的生存空間被擠壓了,既有的競爭規律也徹底被改變了。
 
2008金融海嘯再度改變了我們的視野與決策方式,七年多來,全球討論的是L, V或W形復甦,但,無論復甦的形式為何,產業規律不再一樣。在各種國際貿易的負面新聞接踵而至的當下,國際海運市場是眾所矚目的國際貿易指標,其中乾散貨運輸因為反映全球初級產品的需求,而成為焦點。乾散貨運輸中最具代表性的波羅的海指數(BDI)在二月中跌破三百點後開始反彈,所有業者與經濟學家都關心後市線型究竟呈L,V或W發展。就在全球動盪之際,美、德分別推出大戰略因應產業重構的新局:先進製造(http://manufacturing.gov,不用懷疑,這是美國白宮官網!)PK工業4.0(今年漢諾威的主題是Get Ready for the Connected Industry),勝負之間影響了我們的策略選擇,其中包括國際貿易與投資,當然,國際企業理論將再度重寫。
 
幸運的我,過去兩、三年在工作的因緣際會中,恭逢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盛會。隱身在焦點落在技術的同事中,以經營管理的獨特視角觀照應用、服務、生態體系與產業效益。乍看之下,機器人、積層製造、精準醫療、物聯網、雲端、大數據、金融科技等趨勢,目前各行其是、難以成事;但若透過商業模式的創新將這些趨勢串連,展開對國際企業的未來想像,由於生產與消費方式的改變,未來國際企業的運作將是功能內分散、功能間整合的架構,這種迥異於目前功能內整合、功能間分散的架構是透過網際網路連結與巨量資料分析所重組的產銷模式,甚至過去產、銷、人、發、財的功能架構也將在資料量變轉質變中被裂解與融合,傳統功能別的分工將以嶄新的姿態實現產銷的營運,國際企業的未來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下,已隱然成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中衛產業行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